导入数据...
硕士研究生邓剑锋在与导师张旋副教授,连续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Optical Fiber Technology》和《Measurement》上发表论文
时间:2025-07-21 17:46:14   来源: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查看:324

        近日,院硕士研究生邓剑锋在导师张旋副教授的指导下,科研成果接连取得突破其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两篇研究论文分别被国际知名学术期刊《Optical Fiber Technology》(中科院三区,IF2.7)和《Measurement》(中科院二区,IF5.6)收录发表。论文以四川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邓剑锋同学为第一作者,张旋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据悉,邓剑锋同学本科就读于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2018 级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凭借对专业的深厚热爱,同年以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经过三年系统的学术训练,其于今年6月顺利完成硕士学业,并凭借优异的综合素质入职吉利学院,开启职业发展新征程。

        2023 年,邓剑锋同学在张旋老师的指导下,以水果采摘机器人的高效图像识别为研究主题,通过构建创新数学模型攻克农业自动化领域技术难点,最终从全国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荣获APMCM 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级三等奖。

        2024 年,邓剑锋同学在张旋老师的指导下,在Optical Fiber Technology上发表了题为《An Optimization Investigation of Enhanced Practicability for the OFH/PC Scheme Based PON Monitoring System》。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具有创新性的离散平均码字设计方法,该方法突破了传统的单码字分析框架,构建了基于码集离散与平均处理的协同设计方法。所提方法运用改进型贪婪算法高效的回溯算法,分别对小间隔大间隔的光跳频/周期码字实施离散化与平均处理。相较于传统的穷举法,该改进型贪婪算法的计算速率提升了超过200万倍。与此同时,构建了最优性价比模型,在确保相同多用户干扰概率的前提下,将系统成本降至最低,为提高下一代大容量无源光网络系统监测的实用性提供了全面解决方案。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68520024001536

 

        2025 年,邓剑锋同学在张旋老师的指导下,在《Measurement》上发表了题为《Cost-efficient PON Fault Localization Utilizing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的论文。研究利用故障探测时域迹线数据,通过 Wilcoxon 符号秩检验这一数理统计工具,成功提取出故障区段的显著性统计特征。这些特征在统计分布上与正常区段存在显著差异。基于此,构建了特征数据到故障位置的映射模型,实现了两大技术突破:一是完全摆脱了对传统定位方法对光时域反射仪设备的依赖;二是在不增加任何器件的基础上实现极高的定位精度。所提出的方法在简化的4用户无源光网络系统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充分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这项技术不仅大幅降低了设备成本,更有效满足了成本敏感型 PON 市场的实际需求,为光纤网络故障定位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

 

1 所提方法的流程图

论文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263224125016732

作者:张旋   编辑:高育硕   审核:闫从华   终审:廖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