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四川师范大学在线教学指南
时间:2020-02-14 12:23:26   来源: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查看:1132

根据《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四川师范大学关于本学期延期开学期间实行本科学生在线学习的通知》要求,经学校研究决定,在延期开学期间,在适宜课程中以在线教学方式开展课程教学。

一、什么是在线教学

在线教学是以互联网为介质,任课教师利用多种有效教学工具和手段,开展课堂直播、主题讨论、互动交流等教学活动。在线教学具有跨越时空和人力物力限制的优势,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学习形式变得更加交互化、个性化,同时可以利用新型教育工具使得教学管理更加自动化等诸多优势与特点,是一种学习形式的巨大变革。

二、在线教学的开展

(一)在线教学平台

在线教学平台可以运用视频、语音等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面对面授课,可以上传影音文件、课件、教辅材料等文件供学生下载查阅,还可以利用网络其他优质教学资源,辅以实时的讲解、答疑等形式授课,师生互动密切。同时还具有对学生进行点到、上传批改作业、课上限时提问,课后小测试等功能,对学生的教学活动进行过程记载。

学校通过购买和建立联系的平台有雨课堂、超星学习通(尔雅)、智慧树(知道)、中国大学MOOC(爱课程),教师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平台,结合微信、QQ群等多类型网络平台开展在线教学,教师也可继续使用原来正在使用的在线教学平台。学校针对上述四个在线教学平台建立了QQ交流群,并指定学校业务咨询和平台技术咨询专门人员,为教师在线教学期间的业务和技术指导与咨询,教师可根据各自选择的教学平台加入相应的QQ群。

 

雨课堂、超星学习通、智慧树、爱课堂等教学平台的联系方式

平台名称

登陆地址

使用方法

联系人及QQ、微信群

学校联系人

平台技术支持

QQ、微信群

雨课堂

https://sicnu.yuketang.cn

1、使用微信关注雨课堂公众号,使用微信实名注册

2、到登录地址使用微信扫码登陆

龙老师 13880928567

 

苏老师18280215401  陈虹全18010674520

 

QQ群:1046826478

 

超星学习通(尔雅)

http://sicnu.fanya.chaoxing.com/portal

1.在登录地址点击登录后扫码下载学习通APP;
2.在学习通APP中注册并绑定身份。

陈老师 15881185004  

 

 

葛尧:18482107115

QQ群:257370594

智慧树

https://www.zhihuishu.com/

1.教师使用手机号登录,

2.默认密码123456

屈老师 13551344340

 

徐老师 15196843105

QQ群:818541554

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

http://www.icourses.cn/home/

注:教师新建课程需提交学校教务处审核通过后方能开课。

1、在爱课程网上注册并登陆

2、申请认证

3、实名认证通过审核后,再次登陆

游老师 18030852937

 

陈英 17381842709

QQ群:649918433

 

(二)在线教学组织方式

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师实际,可选择以下一种或多种在线授课方式进行在线教学。

(1)PPT+语音的混合教学模式

教师可在原有PPT教学课件基础上,通过对PPT进行配音,生成语音类在线课程资源,将语音类资源、练习题、测试题等课程资源推送给学生作为课前预习资料(也可插入视频资源),教师在课表安排的时间通过雨课堂等在线平台、微信群和QQ群等进行课中讨论和课后强化,学生通过看PPT的同时,收听教师讲解。

(2)直播(录播)教学模式

在课表安排的教学时间,教师通过在线教学平台以直播的方式开展在线教学,学生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参与学习。这种方式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学设计需要进行较大的调整,同时对网络要求较高。为了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建议在开学之初,采用录播的方式,提前发布,在网络无法保证直播教学的情况下,组织学生看录播,并通过平台、微信群和QQ群等组织教学。

(3)在线课程资源+教师个性化辅导的混合教学模式

教师应从教育部推荐的爱课程、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尔雅、智慧树等课程平台遴选与本课程相关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资源,并上传课程大纲、PPT、电子教案、练习题、测试题等课程资源,指导学生按教学进度进行资源学习、教学测试等,每周至少选择一次课表确定的教学时间,通过在线教学平台(SPOC)、微信群、QQ群等方式,组织学生开展主题讨论、章节练习、互动交流等学习活动。

我校已在智慧树、超星学习通、中国大学MOOC已建成上线的33门在线开放课程的教师和团队,应进一步完善PPT、视频、练习题、考试题、拓展性资源等课程资源,积极向外校学生开放,作好开课期间的师生互动等教学活动;并可利用该课程资源进行校内线上线下的教学活动。

鼓励老师们尽量通过从教育部推荐的22个平台2.4万门课程中选择与自己所授课程相关的优质教学资源自主学习,教师进行个性化的辅导的方式进行教学组织。

(4)在线辅导模式

对于教学运行周在12周以内或因为课程实际无法进行在线教学的课程,可以待学生返校后再进行线下课堂教学。但在延期返校期间,教师需收集整理有关教学资料,通过超星学习通、爱课程、雨课堂等教学平台提前发布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安排、PPT、练习题、测试题等教学资料,按教学进度引导学生自学和练习,师生通过在线平台或微信、QQ群等,进行讨论答疑,待学生返校恢复正常教学后,进行总结复习。

(三)关于教学组织

1、建立教学班级交流群

教师应以教学班级为单位,在2月15日前建立教学班级微信或QQ群,并邀请班级学生进入,教师要提前将有关课程开课时间、方式和基本要求告知班级全体同学。

2、教学模式选择

为保证我校本学期延期开学期间在线教学和学习指导的顺利进行,确保在线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真正做到线上线下实质等效,我校教师可根据课程性质和教师教学实际,选择以上方式之一开展在线教学组织和学习辅导。对于初次参加在线教学的老师,可充分利用教育部推荐的教学平台中与自己所授课程内容相关的“精品资源课程+个性化辅导”的方式进行教学。

3.教学组织要求

任课教师按照课表节次时间,教师和学生登录课程平台进行在线授课和学习,建议老师们:

(1)课前。任课教师上传课程大纲、PPT、电子教案、录制的微视频、练习题、测试题等课程资源,并对学生发布PPT学习、视频观看、章节测验、文档阅读、教学进度安排等学习任务和要求。

(2)课中。任课教师进入课程平台,利用平台功能对学生到课情况进行点到,通过语音直播或视频直播进行课堂直播授课,授课过程中,除讲解理论和操作示范,还可开展主题讨论、抢答、测验、课堂练习、互动交流等教学辅导活动。

(3)课后。任课教师开展作业布置、主题讨论、在线答疑等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课程平台提交课程作业,任课教师进行作业批改。

(4)考核。课程教研室或课程团队须科学制定每门课程的过程性考核方案和成绩评定方案。各门课程应通过课程平台的管理功能,对学生的出勤、在线学习情况、课堂参与情况、作业完成情况、章节测试情况、交流互动情况、学生学习效果等过程性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过程性考核成绩计入期末考试成绩。

(5)为达到更好效果,建议老师们在第一堂课中通过平台、微信、QQ群等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视频连线,让师生之间相互认识,同时,提醒学生注重课堂网络文明用语和礼仪。

(四)关于教材

在有条件的情况下,由任课教师先提供课程所需教材和资料的电子版,电子版资料仅做抗疫期间特殊情况教学使用,同时请授课教师要求学生务必尊重版权,不得随意传播。

(五)网络异常情况处理建议

在授课的过程中,若遇网络异常或其他特殊原因无法正常引导学生参与课程在线学习和互动,教师可请学生先自行观看教师提前录制课程教学视频、或按教师指定的在线课程资源自主学习,待网络正常后主动联系学生说明情况,对学生尚未掌握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及时交流辅导。或通过课程微信群、QQ群对学生学习进行指导。

(六) 本科在线教学重要时间节点

 

时间节点

工作事项

2月13日前

任课教师完成平台选用、班级建立、身份绑定、平台功能学习等工作。学院将各门课程使用的在线教学平台、上课时间、等通知到每一个学生。

2月13至15日

由学院安排教师进行在线教学测试,测试课程和时间由学院通知到教师和学生

2月15日前 

以学生学院为单位,建立教学信息员QQ群

以教学班级为单位建立课程微信(QQ群)等联系群并通知到每一个学生。

2月17日

开始上课。

 

三.教学纪律要求

1.任课教师在课表规定的时间,按时进入相应教学平台进行在线授课或辅导,不得擅自迟到、早退和缺课,教师课表登录教务管理系统平查询。

2.上课的时候地点的选择,教师在上课期间,应选择相对独立清静的环境进行教学,避免家人、朋友或电话等因素的干扰。

3.教师在在线视频或语音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教师用语和教学仪态,不得有任何出现违反课堂教学纪律的事情发生。

4.教师在开始上课之前,提醒学生在线上课时注意选择相对独立清静的环境,视频交流时注意着装,发言时注意文明用语,未经教师同意,不得将有关任何教学信息在网上公开发布。

5.在线教学过程中教师须自觉维护党和国家大政方针,遵守公民道德,遵守国家网络管理相关规定,不得有违反国家法律、违反政治纪律、以及意识形态、公序良俗的教学内容和言行发生。

四、其他

对于因条件限制或者在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学院应尽力协助学生解决;对于确实受网络限制无法参加课程在线学习的,教师需通过QQ群、微信群、或者教学平台、邮箱、电话等方式,发送学习有关资料,供学生自主学习,完成作业,进行答疑辅导;对于学习难度较大的教学内容或因疫情原因不能参加在线学习的学生,待返校后,学校或学院组织教师适当集中补课,促进学生吸收消化难点。

附件:相关在线教学平台操作指南

 

教务处

2020年2月13日

 


编辑:唐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