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四川师范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8版)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手机版本]  [扫描分享]  发布时间:2018年9月1日
  查看:132
  来源: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成都,服务四川,面向全国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人文科学素养、工程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备扎实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创新思辨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以及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国际视野,能在电子信息、通信、计算机应用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技术人才。在毕业后5年左右,具有工程师的技术能力,可获得工程师技术资格,具体目标如下:

培养目标1工程基础——具备智能系统信息对抗等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基本理论、工程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的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掌握某专业方向的专门知识与技能。

培养目标2应用能力——在智能系统信息对抗等电子信息相关领域的工程应用中,能够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和电子信息领域的相关理论和技术以及现代工具,分析与解决本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培养目标3胜任工作——以地方区域特色产业的技术需求和技术创新为导向,在电子信息工程相关领域就业、创业,或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深造;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国际视野和沟通合作能力;部分优秀毕业生预期发展为高级工程技术人员,成为所在领域的专业技术骨干或管理骨干。

培养目标4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人文科学素质与健全人格,具备独立自考、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服务国家与社会。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继续攻读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与通信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二、毕业要求

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素养要求如下:

1. 工程知识:熟练掌握基本的数学、物理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电路、信号以及计算机软硬件及电子信息系统知识,并用于解决信息技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与开发: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针对信息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或使用等特定需求的部件单元、工艺流程或信息系统,并能够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 研究:能够基于电子信息领域的科学原理并采用正确的科学方法对复杂电子信息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等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与模拟仿真,并能够理解理论与工程实际之间的差异及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信息工程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合理分析、评价信息工程相关的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电子信息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 个人与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 沟通:能够就电子信息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背景下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核心课程

本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有:工程图学与计算机绘图、计算机基础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与传输理论、计算机通信网、数字信号处理、微型计算机原理等。

四、主要专业实验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工程图学与计算机绘图实验、计算机基础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信号与系统实验、计算机通信网实验、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计算机通信网实验、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实验、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实验、HDL语言及数字系统设计实验等。

五、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

本专业实践性教学有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主要实践环节包括课程实验、综合性课程设计实践、专业见习、实习与毕业设计类、文化素质拓展等实践活动。

1. 必修实践

1)课程实验类:

基础与电子电路类:大学物理实验、工程图学与计算机绘图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等;

信号类:信号与系统实验、通信原理与技术实验;

计算机类:计算机基础及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计算机通信网实验、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等;

应用类: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实验、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实验、HDL语言及数字系统设计实验。

2)综合性课程设计类:

主要包括程序设计课程设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工程实践训练等。

3)专业见习、实习与毕业设计类:电装实习、专业实践训练、毕业综合训练、学术训练与实践等。

4)文化素质拓展实践类:主要包括“十个一”教育养成活动系列实践。

2. 选修实践

现场总线技术与应用、智能机器人技术、嵌入式系统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人工智能基础与实践、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射频电路、前端技术与实践、系统建模与仿真、信息安全理论与技术、数字图像处理、DSP技术及应用等。

六、修业年限、毕业学分和授予学位

修业年限:学制四年,修业年限为3-6年。

毕业学分:160学分。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七、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

课程类别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学分数

比例

大学先修课程

必修

24

0

1.5

0.94%

素质教育基础课程

必修

488

48

33.5

20.9%

选修

80

0

5

3.1%

学科专业课程

学科平台课程(电子信息类)

必修

368

32

24

15%

专业核心课程

必修

440

120

35

21.9%

专业发展课

电子信息工程

必修

192

112

19

11.9%

选修

48

224

17

10.6%

文化素质拓展与综合实践课程

“十个一”教育养成活动

必修

0

128

8

5%

创新创业实践训练

0

32

2

1.3%

工程实践训练

0

32

2

1.3%

电装实习

0

16

1

0.63%

程序设计课程设计

0

16

1

0.63%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设计

0

16

1

0.63%

专业实践训练

0

32

2

1.3%

毕业综合训练

0

64

4

2.5%

学术训练与实践

0

64

4

2.5%

合计

1712

864

160

100%

备注:本表中选修课程只统计学生需修读的最低学分学时数。



(微信扫描分享)
编辑: